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》(修订第2版)
内容简介:
世界上第一本系统研究和介绍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专著性教科书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》(修订第二版)日前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是人权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,联合国大会于1966年通过的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(又称“A公约”),与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》又称“B公约”)一起构成联合国的两个最重要的人权公约,被称为“联合国人权两公约”。我国于1997年10月签署了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并于2001年2月28日批准了该公约。2003年,我国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了首份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执行情况报告。翻译出版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》,不仅对于我国人权学术理论界推进人权特别是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,而且对于我国全面开展人权的宣传教育,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和保障人民的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,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》是世界上第一本全面地研究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以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民和政治权利之间的关系的专著,也是第一本系统介绍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的教科书,在国际人权领域有很大的影响。该书第一版于1995年出版,随后在欧洲学术界和国际人权领域引起广泛关注。
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教程》修订第二版)出版于2001年。该书基本上是以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为框架进行研究和阐述的。全书分成四个部分,共32章。第一部分是对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的论述,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及自决权、发展权等的基本概念,并对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面临的挑战及其在国内的实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。第二部分精选了10种具体的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,如适当的生活水准权、住房权、财产权、健康权、工作权、社会保障权、受教育权、文化权等,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。第三部分则精选了几种在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主体中特别容易遭受侵犯的群体如妇女、儿童、迁徙工人等,以及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遭受侵犯的各种情境,并分别给予了详尽的阐述。第四部分用10章篇幅论述了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的执行机制和救济措施,以及与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现相关的机构、目标、经验、障碍、问题及解决办法等。此外,该书附录部分收入了联合国《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的一般性意见》等许多有关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重要文件,对于读者了解、研究这类权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。另外该书还附有条约一览表和主题索引,注释采用脚注,方便读者查找检索有关内容。
撰稿人简介
第一部分 概念和原则
第1章 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权利:世纪性挑战
第2章 作为人权的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
第3章 作为法定权利的经济和社会权利
第4章 经济和社会权利在国内法律制度中的保护
第5章 文化权利:社会科学视角
第6章 自决权
第7章 发展权
第二部分 精选的几项经济、社会和文化权利
第8章 包括食物权在内的适当的生活水准权利
第9章 适足住房的权利
第10章 健康权
第11章 财产权
上一本书:《人权百科全书》
下一本书:《中国人权建设60年》